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李向阳

  • 机构:
  •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亚太学会会长,研究员。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2021~2022年亚太地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2年02月 出版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下,亚太各经济体的增长出现明显差异和分化,地区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数字技术则正在成为推动亚太价值链重构的新动力。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各国守住了“斗而不破”的底线,没有出现重大军事冲突或摩擦。亚太地区政治局势总体上相对稳定,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诸多国家面临治理能力不足、社会冲突加剧、极端社会思潮涌动等多方面的挑战。在热点方面,旧疾未除、新患又生:南海局势持续“高温”,美英澳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加剧地区军备竞赛及核扩散风险,政权更迭后的阿富汗和缅甸则成为地区安全新热点。不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达到生效门槛并于2022年落地生效为亚太区域经济复苏带来了动力。2022年,亚太经济体的活力、速度和灵活性赋予了该地区供应链一定的韧性,使其能够在全球经济动荡中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但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继续全面推进,其对华竞争态势将使亚太地区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地区经济体凝聚合作共识,加强风险防范。
  • 2019年亚太地区形势分析与2020年展望
    2020年04月 出版
    2019年的亚太地区热点纷呈,彰显该地区旧有的体系和结构处于失序与不稳定状态中。以中美为首的地区大国之间的协调性下降;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等思潮泛起,撕裂地区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冲击处于胶着状态的旧区域合作治理机制,而被广泛认同的新地区机制暂未形成和发挥实质作用;亚太地区经济虽颇具潜力,但受贸易摩擦、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失效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且增长乏力;在地区结构变迁进程中,中国凭借积极的周边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与多数地区国家的关系,中国周边环境并未因美国因素而出现恶化。未来美国对中国施压的着力点仍将集中在亚太地区,美国将以拆解方式对冲中国在周边的建设;但中国自身的发展及其经济外交布局,对于塑造亚太地区未来的政治安全、经济与国际环境将具有更多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