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菲

  • 机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
  • 简介: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研究所(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河北省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路径探
    2019年03月 出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个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课题组深入全省11个设区市以及长城网、河北新闻网等省内重点新闻网站,采取搜集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制约当前工作开展的突出问题,并就改进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形成本报告。
  • 一朝春风化雨 十五载春华秋实——关于沧州“好人之城”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2年05月 出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自2007年以来,沧州大力开展“沧州好人”典型宣传评选活动,全面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工程,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在沧州大地蔚然成风,“好人之城”逐渐成为沧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沧州的精神财富和响亮名片。在河北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沧州好人”现象不仅在全社会起到了区域样本的示范作用,还在全省全国引发了积极和热烈的反响。我们通过实际的调研,着重梳理“沧州好人”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成效经验,并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进一步在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思路对策,从而更好地推进经济强省和美丽河北建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
  • 河北省网络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新实践与2020年新思路
    2020年06月 出版
    网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新平台,也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抓手。2019年,河北省网络安全治理格局日臻完善,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网络舆论向上向好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存在着网络思维意识不足、网络解决问题能力欠缺、网络产品不丰富、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不足、新型网络媒体人才匮乏等问题。继续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创建活动参与度和体验感,打造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新载体;探索创建活动模式创新,促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新模式;加强新型主流媒体人才培养,打造网络精神文明新力量;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
  • 守正·创新:2011~2035年河北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非遗路径
    2021年06月 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巩固保护成果、增强传承活力的新阶段,在健全法规体系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丰富展演展示活动和加强数字化保护工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深刻变化,使一些非遗项目的存续、保护、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继续推进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需要加强非遗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打造非遗产业品牌,加快融入现代生活;深化传承人制度设计,建立科学传承机制;完善非遗数据库建设,推动数字化保护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非遗传承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