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0年11月
出版
本报告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文化机构发展7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10个时间序列弹性变量,构建了长期协整模型和动态修正模型。长期协整模型显示,文化事业费投入、公共文化机构资本积累以及公共文化消费增长与经济产出增长存在明显的内生依存关系,且公共文化资本积累对经济产出有明显的产出增长效应。动态修正模型显示,公共文化机构资本积累和公共文化消费积累性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往往被低估,存在修正空间。本报告认为,从政策层面看,公共文化机构发展中的投资保障和重视程度与经济产出有密切的关系;而公共文化事业费长期投资不足以及投入增长滞后是由“两个不足”造成的,即中央财政投资不足和地方投资重视不足。因此,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完善投入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以激励地方财政投资的积极性。二是公共文化机构的发展应该秉承公益性、优秀文化传承性的价值定位,不能过度转型。三是公共文化机构的发展需要在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
2021年09月
出版
本报告在阐述微观调查数据开发运用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研创团队对微观调查数据的建库、开发情况,以及此项工作对《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研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建设发展为例,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新动态、公共文化建设满意度评价的新变化,并对微观调查数据所反映的文化建设满意度、获得感、认知认同做了动态分析。本报告认为,在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探索中国文化发展变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上,《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研创团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微观调查数据的建库工作仍然需要引起相关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应当继续加强微观调查数据的建库、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使微观调查数据进一步对文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
2021年09月
出版
本文通过调研公司在线推送问卷和对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下调研取得数据,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众对文化发展的感知与评价、文化发展与国际人文沟通、影视结构改革与新媒体公信力、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文化生活的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短板问题等内容。
-
2023年05月
出版
本报告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和2019年两个时点的数据,构建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各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所属等级,以此来反映其发展的协调性状况。通过分析,本报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属于长江经济带东部的3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长江经济带11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在缩小。第二,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东部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下降,长江经济带中部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上升,而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快速上升;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在缩小,且比较明显。第三,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基本上属于文化产业超前型的发展状况,而长江经济带中部、西部地区大多属于旅游产业超前型的发展状况。第四,各地区应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或“旅游+文化”策略,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长江经济带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道路,突出自身优势,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
2023年05月
出版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现状调查(2021)”的问卷并对其进行样本分析。通过单选题、多选题、测量题(量表题)三种题型,调查和测量了第一, 对文化发展的总体感知与评价;第二, 对 “十四五” 时期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以及安全性的认知与期 待;第三, 对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认知与评价;第四, 对群众文化发展与 “四馆” 建设的获得感与评价;第五, 对文化产品与教育文化的感知度与认知评价;第六, 对影视业与新媒体 (网络文化) 发展的认同与评价;第七, 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的感知度与认知评价这些方面的内容。
-
2018年05月
出版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文化领域的投入正逐渐加大,更加重视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互联网+文化”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形式,文化建设和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社会氛围、塑造国家形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员缺乏,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均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观,网络文化产品监管还不到位,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上的创新力度不够,文化生产的精品不多,文化交流活动“走出去”不够,等等。2018年和“十三五”时期,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切实改变文化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加强和规范网络文化监管,营造干净、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空间;丰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内容,着力打造文化精品工程;努力扩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
2019年07月
出版
本报告对精英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精英群体对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认同水平最高,他们的爱国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较强,但对国家富强,民主、法治建设,国家文明发展路径的选择,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等方面关注度不够;部分精英对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国家观、社会观内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社会发展中的不公正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核心价值观的感知度和认同度。本报告认为,从理论层面来讲,要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和内涵的统一阐释,真正形成对核心价值观各范畴的内涵清晰界定;从政策层面来讲,要进一步改善宏观舆论环境,树立精英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标杆形象,使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呈现更多更有激励意义的正能量;要研究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精英群体文化和价值理念,它不仅是提升精英群体的社会评价的现实需要,也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英价值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