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乔金燕

  • 机构:
  • 简介: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16)
    2017年11月 出版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以全球化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谋划全方位开放战略的重大决策,不仅是对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重构,也是对国内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新 一轮顶层设计。自党中央作出建设“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决策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和 “8·17” 重 要讲话精神,围绕提升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突出河南省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市场潜力、开放平台、人文交流优势,系统谋划河南省在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战略布局、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务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平台功能完善和经济贸易、人文交流、国际产能合作。
  • 河南省“十三五”口岸体系发展研究(2015~2020)
    2017年11月 出版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河南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南向和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衔接东西、沟通南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十三五”时期,是河南省打造内陆高效开放体系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口岸体系建设、厚植对外开放新优势、提升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效率和效益,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 河南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贸易多元化试点研究(2014~2017)
    2017年11月 出版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提速,我国对外开放将呈现由沿海向内陆加速推进的态势,特别是更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继设置,再加上现代产业链、物流链的不断延伸,种类繁多、功能重复、优惠政策参差不齐、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逐步显现,优化整合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河南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本共识,其中贸易多元化发展就是优化整合提升的一种全新尝试。以积极推进贸易多元化发展为先导,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创新,为河南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升进出口贸易竞争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新平台、构筑新优势,实现多载体、多模式、多元化发展。
  • 河南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申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0~2015)
    2017年11月 出版
    为抢抓新一轮开放机遇,加快申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步伐。洛阳、商丘、信阳、南阳、漯河、安阳、三门峡积极谋划建设国家重要口岸或地区口岸,鹤壁、郑州经开区、洛阳西工区、商丘保税物流中心、郑州国际陆港,积极申建综合保税区。面对新形势,需要研究制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申建指标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和有序推进申建工作提供基本支撑。本文从区域经济进出口、开放型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区位优势、检验机构及项目建设情况等方面,通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研究简单易行、相对可靠、适应较广的考评办法。
  • 信阳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2014~2020)
    2017年11月 出版
    201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决定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选择部分市县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随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除三门峡卢氏县外,信阳市是全省唯一获批的省辖市,是河南省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的龙头。开展信阳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策略研究,对河南省探索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凝聚主体功能区战略共识、解决主体功能区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全国主体功能区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 2017年新县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
    2017年11月 出版
    加快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生态建设上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围绕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区,新县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然而,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功能区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宜业新家园,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和谐发展之路,仍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