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董世明

  • 机构:广州大学
  • 简介:

    广州大学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习近平重拳反腐思想论析
    2018年05月 出版
    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了“去疴需猛药,治乱用重典”的思想。这种“重拳反腐”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彰显了党规国法的威力,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要真正做到“重拳反腐”,还需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过好权力关、亲情关、利益关。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内监督制度的重建和发展
    2015年08月 出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重建了党内监督制度。之后,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采取多种措施健全监察体制,强化选举监督,规范干部的选拔工作,改进和加强巡视工作,强调权力公开运行,突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党内监督制度,推动了干部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 十八大以来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
    2017年06月 出版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指出反腐倡廉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开展反腐败斗争,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风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反腐倡廉的堡垒;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重拳反腐,严厉惩治各种腐败现象;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这些思想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 列宁反腐倡廉思想述论
    2015年08月 出版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他认为: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反对官僚主义;要从严治党、纯洁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建立和实行政务公开的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搞好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列宁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建立
    2015年08月 出版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建立经过了长期探索的过程。1927年,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初步规定了党内监督制度的基本框架。1928年,中共“六大”建立了“中央审查委员会”。1933年,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央党务委员会和省县监察委员会。1945年,中共“七大”决定成立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及各地方党的监察委员会。1949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自此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 马克思的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启示
    2015年08月 出版
    在总结人类同各种腐败现象做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一系列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建立廉价政府、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对政府官员实行选举和罢免的制度、实行政务公开等。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搞好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防治腐败尤为重要的环节——中共“十八大”关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深化反腐倡廉建设思想论析
    2015年08月 出版
    中共“十八大”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明确提出了反腐倡廉的任务,并且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这些观点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度不健全确是产生各种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制度建设对于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更加科学的制度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 加强权力监督是防治腐败的关键环节——习近平干部监督思想探析
    2016年05月 出版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围绕着干部监督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明确指出:加强权力监督、坚决反对腐败,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要运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强化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开展多种形式的权力监督工作;要反对特权思想,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思想,对于推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