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叶王蓓

  • 机构:
  • 简介: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何谓21世纪“好”公民:课程的视角
    2018年04月 出版
    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公民身份构建。正如约翰·杜威,这位著名的美国教育哲学家曾经指出的:学校的关键任务是对下一代进行公民教育。自那时起,这一观点就广受认同。在20世纪,大部分国家的教育实践只是延循了这一观点:在教育系统中培养服从的、民族主义的未来公民。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挑战。许多政府都要面对更质疑、不信任、不积极的公民。而这些挑战,还将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进一步加剧。当然,政府、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已经意识到,培养积极公民是保证政治稳定和国家繁荣的关键。也许,21世纪需要重新思考一个更合适的好公民定义。在澳大利亚,州(state)、领地(territory)、联邦的教育部(自2014年起称“教育委员会”,即the Education Council)联合发布的三个《宣言》(三个得到一致认同的、有关关键教育目标的声明)就强调、突出了教育政策和有关项目的主要努力方向。其中,《墨尔本宣言》(MCEETYA,2008)就是最近在制定、引导教育政策实践方面对各地区均有最大影响力的教育文件。这一得到澳大利亚所有政府(联邦和地方政府)70041712一致认可的文件,给澳大利亚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两个关键目标,分别是:目标一,澳大利亚教育追求平等和卓越;目标二,澳大利亚所有年轻人应该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并成为自信、有创意;积极、知情的公民。“积极、知情”的公民到底是什么含义?它是《墨尔本宣言》的基石,而这一宣言本身,已成为新澳大利亚国家课程建设的基础。“积极、知情”的公民等同于“好公民”吗?《澳大利亚国家课程:公民学与公民身份》在强调积极、知情、参与的公民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提出这个问题:所谓“好公民”到底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