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李昊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简介: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劳动力流动与就业、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养老问题。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推进山海协作的浙江实践
    2023年07月 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浙江地处中国东部,经济发达。但同时,“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条件,又让浙江不同地区在发展中一度拉开差距。为了应对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浙江省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山海协作工程。山海协作工程中的“山”是指以浙江西南部山区和舟山海岛为主的欠发达地区,“海”是指沿海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县(市、区)。山海协作工程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将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合理转移以及将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有序流动,激发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活力。山海协作工程有效缓解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促进了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山海协作工程,浙江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且走出了一条相互合作、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的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本文通过回顾浙江省推进山海协作的历程,总结了山海协作的主要做法和典型模式,同时分析现阶段浙江省在推进山海协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给出了深化山海协作的思路与建议。
  • 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的思路和路径
    2025年04月 出版
    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乡村振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策的系统性与灵活性不够、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发挥不充分、运营管护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新形势下,亟须锚定中国式现代化两个阶段发展目标,以建立系统规划机制、创新资金筹措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机制、完善运行管护机制、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加快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长效机制。为保障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需要落实完善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配套体系、强化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以试点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与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