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刘志明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 简介: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日本神户大学副教授,199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任传媒调查中心主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首席专家。

    专著有:《广告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电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国媒体上的日本形象》(日本EPIC出版社,1997年)、《中日传播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等。主编《中国新闻年鉴-传媒调查卷》(2003)、《2013年中国舆情指数报告》《中国舆情指数报告(2014~2015)》《舆情与管理》等。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后危机时代世界强烈呼唤大变革大调整
    2012年03月 出版
    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强烈呼唤后危机时代的世界大变革、大调整,重建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共同心绪与舆论主题。在具有鲜明“变更期”特点的后危机时代,世界广泛强调积极的变革以顺应时代潮流应该说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
  •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五大原则区别
    2017年03月 出版
    民主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很有影响的一大社会思潮,喜欢以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自居,总是攻击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过时”或者说“死去”的部分。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说:“实际上,民主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常常是同共产主义学说的吸引力进行斗争和为共产主义模式提出另一种民主选择的最有效办法。”本文分析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五大原则区别。
  • 西方左翼学者、共产党人关于金融危机的反思
    2015年12月 出版
    西方左翼学者、共产党人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金融化、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停滞趋势,批评西方各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只是维护有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对资本主义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他们认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未来有可能出现新的战争和革命的浪潮。西方左翼学者和共产党人从不同视角对金融危机所做的深刻反思是当代需要的觉悟,但他们也有一些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把握西方左翼学者、共产党人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原因、对策与影响等问题的主要观点,对我们正确理解这场金融危机,正确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深入反思国际金融危机切实维护中国经济安全——“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5年12月 出版
    与会者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形成与特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描绘了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的基本动向与走势,并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