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朱承亮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 简介: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技术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效率与生产率分析、经济增长效率、创新经济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022年07月 出版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积极成效,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且融通创新成效显著。但与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产学研用融合程度不够深、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大、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不够深入等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十三五”时期及未来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
    2015年11月 出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把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创新渗透和根植于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之中,成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战略部署,既要从国家层面进行体制机制的重大调整,还要致力于企业、高校、事业单位、劳动者等微观主体的再造和调整。应该以“创新为引领、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技支撑发展”作为基本原则,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到2030年成为科技强国,到2050年成为引领世界的科技和文化强国。为此,需要着力营造创新文化,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功能,引导社会资源向创新领域集中,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科技资源,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要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技术及前沿技术研发;在战略必争领域进行前瞻性部署、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并培养和吸引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切实提高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注重创新成果的商业性应用和转化,使各类创新活动在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方面发挥支撑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