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6年03月
出版
2015年4月9日,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通过了《去共产主义化系列法案》,把共产主义和纳粹并列称为“极权主义制度”,并禁止其标识的宣传;法案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德国法西斯、抵抗苏军的乌克兰伪军平反;认定斯大林和希特勒共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解密1939~1945年苏联强力机构的档案。该法案是乌克兰“去苏联化”进程的延续,是乌克兰政府打击异己、实现其政治合法化的手段,也是乌克兰削弱俄罗斯在其国内的影响力、加速融入欧洲的重要举措。乌克兰急于与俄罗斯决裂、投入西方怀抱,并试图以此摆脱当前的困境,但结果未必如愿。
-
2016年03月
出版
2015年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俄罗斯政府新建立了一座名为“1943年8月加里宁战线”的军事历史博物馆,并竖起一座斯大林胸像。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发起“非斯大林化”运动,斯大林雕像在苏联全国各地基本被拆除干净。这座雕像可以被称为俄罗斯官方修建的“第一座斯大林塑像”。俄罗斯文化部部长和政府、党派领导等纷纷亲自撰文阐述为斯大林塑像的原因,指出过去年代里所取得的成就,既有人民创造的伟大功勋,也有斯大林的贡献,这二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为斯大林塑像,既能表达当年经历战争的千百万民众对自己领袖的信任,也是表达对为捍卫自己祖国而英勇战斗的人们应有的尊重;斯大林的胸像是铭记国家英雄年代的纪念碑,在俄罗斯历史和对历史的纪念中应当有斯大林的位置。
-
2016年03月
出版
近年来在俄罗斯文化领域——学校、出版物、影视作品、互联网甚至电子游戏——中出现大量对国家历史进行虚假歪曲描述,或直接进行政治丑化的现象,如卫国战争、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俄罗斯和邻近民族之间关系的历史都遭到歪曲。特别是西方的一些出版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有的结论加以歪曲。2014年、201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会见俄罗斯历史学家。针对上述情况普京指出,历史是一门科学,必须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它,绝不容许否定历史、改写历史;那些有意识贬低苏联人民在反抗法西斯斗争中作用的现象,都是思想领域的垃圾,应当绝对避免。普京针对苏德条约在当时的作用、苏联领导人在战前的积极活动、苏军在战争中的牺牲人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高度评价了苏维埃制度对苏联人民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
2018年03月
出版
苏联解体给俄罗斯社会带来的悲剧,使人们对斯大林的认识更趋理性和客观。2017年“列瓦达中心”民意测验的特点在于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评价出现新的升级;普京总统对斯大林评价有新变化;抬高斯大林地位的不仅是左派和俄共,而且包括各级政权。俄罗斯目前出现的对斯大林的又一轮重新评价,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领域的背景:其一,认识到过去有妖魔化斯大林的存在;其二,理性评价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其三,重新认识到斯大林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意义;其四,今天的普金政权需要斯大林。对斯大林等历史人物重新评价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信心,也有利于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正本清源。
-
2010年02月
出版
斯大林对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分析,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
-
2010年02月
出版
本文要讨论的是《列宁全集》中题为《1922年12月24日给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补充信件》(Добавление к письму от 24 Декабря 1922 г.)的翻译问题。这封信很短,译成中文也不过200字左右,共4句话。但这封信的意义重大,它是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1月4日列宁写给代表大会多封书信中的一封,这些信件被称为列宁的“遗嘱”,它们最直接地反映了列宁在临终前的思想变化,是后人研究列宁晚期思想的重要依据。经我们查阅,1957年和1964年的两个俄文版《列宁全集》都收录有这封信,其俄文表述是完全一样的。但这封信在1960年和1987年的中文版《列宁全集》中的译文不完全一样。列宁这封信的主要意思是,他认为斯大林太粗暴,这一缺点对于总书记的职位是不可容忍的缺点,所以建议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离,重新任命其他人来担任这个职位。而且,列宁还提出了这个继任者应该具备的条件。其具体条件主要体现在文中的第二句话。对这句话的理解直接涉及列宁对斯大林的评价以及他对未来人选的考虑意见。
-
2010年02月
出版
2007年,俄罗斯新出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2008年8月,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这两本书的出版有俄罗斯官方背景,有俄罗斯学术界权威机构认可,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苏联解体十余年来,俄罗斯社会思潮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到今天逐步还历史的公正,这是历史辩证法逻辑力量的彰显。《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英国的《独立报》、西班牙的《国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报刊都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报道和分析。中国《环球时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一些媒体也曾在第一时间以“普京为什么要给斯大林‘翻案’?”、“俄教科书为斯大林翻案,所作一切均‘完全合理’”等醒目标题对此作出报道。
-
2010年02月
出版
本章主要介绍了俄罗斯新成立的反击篡改历史、 损害俄罗斯利益总统直属委员会及其主要任务,俄罗斯成立该委员会的背景和目的,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反响等内容。
-
2009年03月
出版
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的出版引起思想界的强烈震动,苏联体制确实存在弊端,但断言苏联体制完全失败的观点是幼稚的。这本书对苏联时期历史事件的分析,将斯大林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应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