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15年08月
出版
廉政公积金制度不仅有益于突破反腐旧思维,拓展廉政新思路,创设清廉的政治环境,提高反腐工作水平,还能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根据廉政建设经验,针对群众的质疑和专家的建议,确保廉政公积金制度富有成效,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实行反腐“零容忍”的原则;二是建设民众对廉政的评价体系;三是健全廉政公积金的运作机制。
-
2019年06月
出版
巡视制度属于监督制度的范畴,相关研究源远流长,既往研究成果构筑了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巡视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巡视制度建设科学化课题应从政治规律高度,探索巡视制度建设科学化的理论依据、实践基础、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科学化是个现实课题,本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巡视制度体系科学化水平,也有利于实现制度成果的物化,推动政治实践的发展。
-
2015年08月
出版
之所以会出现公款吃喝腐败,主要是由于消费主体的素养不高,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不当,传统政治文化负面影响持久,体制建设中的约束不力。公款吃喝腐败不仅直接影响到干部自身的形象,也容易使人情等一些非正当因素介入市场竞争,影响市场的公正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影响了民众对制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治理公款吃喝腐败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既要提高干部的自身素养,又要加大监控力度,同时更要注重制度建设,限制干部公款吃喝的权力,特别要充分运用法律的威慑力。
-
2015年08月
出版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腐败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缩小,腐败的形式也不断变化。为了规避被惩治和逃脱法律责任,当前的腐败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特征。腐败之所以出现形式变化和呈现新特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及其成效。但目前,一些民众在反腐败认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误区,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腐败现象的表现特征,厘清反腐败的认识误区并加以正确引导。
-
2021年11月
出版
高度强化并充分发掘巡视制度的政治功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极具特色的方面。增强党内巡视制度研究的学理性,并且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结合起来作深入分析,体现了巡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创新。党内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最有权威、最有推动力、最有资源、最有成效的监督样态。但是,将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面临着领导层意志的持续性、民众支持的边际性、上下联动的有效性、各类监督的系统性四重考验。推进党内巡视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要坚定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即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强化党的领导执行力;要推进巡视巡察的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巡视巡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巡视巡察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保障;要借鉴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在汲取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成果的同时,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相关监督制度成果;要助力党规国法的同频共振,同步推进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