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付宗平

  • 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简介:

    经济学博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应急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和供给侧改革。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年06月 出版
    本文分析了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近年来,四川省政府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但当前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仍面临组织职能界定不清、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园区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相关产业链关联度低等困境。本文指出,为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应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全产业链、强化科技支撑、拓宽资金来源等措施。
  • 粮食储备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06月 出版
    本文归纳了四川各地、各经营主体食储备能力提升的多元探索与实践。四川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铸牢“藏粮于地”;以高标准粮仓建设,扩仓增效减损;以科技赋能,夯实“藏粮于技”;以高标准物流建设,积极融入全国粮食大市场,实现粮食“双循环”,从物流建设方面保障粮食安全;以多元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建设,践行新时期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群众路线,储粮于民共担当;以“应急”体系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打造“天府森林粮库”,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多措并举的粮食储备能力提升策略下,更具使命担当的“天府粮仓”逐渐形成。
  • 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实践研究
    2023年06月 出版
    本文总结了成都市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的成效与经验,并为园区继续发展提出建议。成都市大邑县现代农业(粮食产业)园区以智慧数字农业生产为重点依托,大力促进域内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纵深发展,有效推动园区粮食生产走上高科技、高标准、现代化道路。但该园区建设仍存在科技支撑力量后劲不足、管理职能权责不清、农户缺乏多样化增收渠道等问题。本文提出,应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园区经营管理体系、园区功能市场化转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多元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和挖掘现代农业生态价值功能的对策建议。
  • 四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深化对策
    2019年05月 出版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升城乡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有效路径。自2015年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四川省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本文将在深刻把握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速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为四川进一步加速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 2020年川中丘陵地区“厕所革命”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为例
    2020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四川省大英县抢抓国家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政策机遇,结合川中丘陵地区特点,总结出一套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机制和方法,扎实有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面对现阶段“改厕基础比较薄弱”“群众思想顾虑较多”“工作部署存在漏洞”三个主要挑战,本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应对措施,解决“由谁改”“不愿改”“如何改”“缺钱改”“敷衍改”的问题。
  • 2013~2020年“藏区新居”建设的主要做法与重要经验——以甘孜州泸定县为例
    2020年10月 出版
    本文介绍四川省甘孜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藏区新居”工程作为“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核心工作和扶贫攻坚、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来抓,围绕“以产业建新村、以新村兴产业”目标,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步伐,努力把“藏区新居”打造成现代业态、现代形态和现代环境统一的新型社区。本文以甘孜州泸定县为例,重点介绍使泸定县由穷乡僻壤的旧村落到新型社区美丽蝶变的“藏区新居”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