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徐凤先

  • 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简介:

    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中国文明早期对于大范围地理距离的认知
    2023年05月 出版
    本文介绍先秦到汉代多种文献记载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尚书·禹贡》记载“五服”的范围“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如果采用当时的1里等于250米,则大地东西28000里、南北26000里的范围正好符合以中原为中心的欧亚大陆东-西、南-北的距离,“五服”的范围也正好符合东至海、西至流沙的范围.《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竖亥测量大地的结果“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这个数字符合步行测量欧亚大陆南北距离实际需要走的步数.因此,中国文明早期在夏代建立的前后,也就是从帝尧到大禹的时代,曾经对大地进行过由东到西、由南到北的测量,向东到达中国的东海,向西到达地中海,向南到达中国的南海,向北到达北冰洋.当时测量的方法是步测,1步相当于125厘米,200步为1里,1里相当于250米.中国早期文献中反复提及“四海”的概念,正是大地测量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