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余秀兰

  • 机构:南京大学
  • 简介: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学。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锦上添花”还是“雪上加霜”?——第一代大学生代内教育帮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3年07月 出版
    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教育互动是家庭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既有研究聚焦兄姐对弟妹发展的影响,而兄姐帮扶弟妹对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少受到关注。本文以高校在读的多子女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43份访谈和581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混合研究设计考察第一代大学生代内教育帮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代大学生代内教育帮扶在促进自我提升、积累实践经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同时,可能会阻碍学业发展、降低社会认知、承受心理负担。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女第一代大学生以及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第一代大学生更可能遭受代内教育帮扶的消极影响。教育帮扶行动和家庭成员互动对第一代大学生的积极教育帮扶体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其消极教育帮扶体验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引发代内教育帮扶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是“锦上添花”促进作用还是“雪上加霜”反噬作用的反思。为此,第一代大学生、家庭成员、高校及政府管理者应合力开展代内教育帮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更多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共享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红利。
  • 社会变迁中的农村学生教育获得研究
    2023年07月 出版
    家庭资本影响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但这种影响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前人较少涉及。本文整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家庭资本理论,并纳入时间维度,基于对81位出生于农村的不同年龄段人口的访谈的分析,建构了社会生态变迁视角的农村学生教育获得解释框架。研究发现,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祖辈年代到孙辈年代,农村家庭经济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从限制到逐渐减少,由贫寒情境激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本的作用也在弱化。经济、教育、社会转型及互联网的发展等社会变迁促进了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逻辑下,政府有望替代农村家庭承担补偿功能,以避免由农村家庭劣势积累效应导致的城乡差距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