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辛向阳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简介: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宣部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出版个人专著20部,主编和参与编写著作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报刊上发表文章4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0余项,先后获得过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及其当代价值
    2019年10月 出版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积极价值。第一,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表现出的首创精神是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滋养。第二,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表现出的首创精神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三,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表现出来的首创精神是永恒的,但其表现形式是可以多样的。各地、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劳动就是新形势下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具体体现,更是这一活动的时代化、规范化、法治化。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性
    2020年06月 出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极为鲜明的问题导向性。这一思想抓住了时代本质问题,回答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抓住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根本利益问题,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抓住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叙事的多维视角
    2022年04月 出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还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思想在表述时非常善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表达方式丰富多彩、富有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形象概括;反向比喻;逻辑分析;使用警示话语;使用可视化语言。
  •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2023年10月 出版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科学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第二个结合”使我们能够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观念、体制、制度等创新。作为新时代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中国梦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哪些内在联系
    2015年09月 出版
  •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15年09月 出版
  • 让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2015年09月 出版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守正创新性
    2020年11月 出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守正创新品格。守正创新既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守正谈不上真正创新,没有创新守正就难以为继。守正就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大推进了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以极大勇气推进了实践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制度创新放到突出的位置来看待,使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创性贡献
    2021年06月 出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在历史方位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及内涵;在时代课题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