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回溯性研究

作者:
赵琳
出版日期:
2017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1409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年第2辑 总第2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全过程经历了从早期党的个别领导人有所论及直至改革开放以来从学术界重新启用并最终发展到新世纪新阶段被广泛使用等四个基本阶段。呈现这样四个基本特征,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全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关注重心从侧重“国际化”向“民族化”的历史转移、伴随着同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的反复斗争,离不开对共产国际、苏联方面外来因素错误指导与干预的坚决排除。可以得到四点历史启示:必须将这一命题和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部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原点问题因而上不封顶地持续不断地扩展深化;其与时俱进地推陈出新则需要继续把关注重心侧重于中国国情和实践探索的“特殊性”上;其所坚持的正确原则方向和科学方法论也需要继续同党内外各种变化形式的“左”的“右”的错误思潮作反复斗争;而其持续不断地成功破解和扩展深化更需要继续坚决排除来自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欧美发展模式的外来因素的错误影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运用

作者简介:

赵琳:赵琳,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读博士。

文章目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运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历史运用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