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对哲学出发点的探讨与以往哲学对本体的研究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近代哲学从认识论视域出发对本体进行深入探讨,将本体是什么的问题转化为人如何获得关于本体的正确认识的问题。近代以前的哲学对人的认识能力抱有盲目的自信,认为人的认识与对象能够实现认识论层面的统一,对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问题缺少自觉的批判反思,导致近代之前的哲学陷入独断论的困境,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近代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对人的认识来源的探讨为以往哲学的本体论争论确立了评判标准,使每一个本体论哲学都从人的认识来源层面思考本体理论,并为康德自觉批判人的认识能力的哲学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哲学应当避免陷入理性的独断论,自觉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批判反思,应当形成“未经过认识论批判的本体论是无效的本体论”的研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