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1916年7月)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大小:
1.34 MB
报告字数:
3489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问题文选 列宁卷(下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齐美尔瓦尔德左派齐美尔瓦尔德左派是根据列宁倡议建立的国际组织,于1915年9月4日,即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会议(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开幕的前一天,在出席代表会议的左派社会党人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成立。齐美尔瓦尔德左派这一名称,则是1915年11月该组织出版刊物《国际传单集》时开始正式使用的。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最初参加者即9月4日会议的出席者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代表列宁和格·叶·季诺维也夫,瑞士代表弗·普拉滕,德国国际社会党人组织主席尤·博尔夏特,拉脱维亚边疆区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代表扬·安·别尔津,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边疆区执行委员会主席卡·伯·拉狄克,瑞典代表卡·霍格伦,挪威代表图·涅尔曼。9月4日这次会议听取了列宁关于世界战争的性质和国际社会民主党策略的报告,制定了准备提交代表会议的决议和宣言草案。在代表会议上,齐美尔瓦尔德左派批评了多数代表的中派和半中派观点,提出了谴责帝国主义战争、揭露社会沙文主义者叛卖行为和指出积极进行反战斗争的必要性等决议案。他们的决议案被中派多数所否决,但是经过斗争,决议案中的一些重要论点仍写入了代表会议的宣言。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对宣言投了赞成票,并在一个特别声明中指出了宣言的不彻底性。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声明,它将留在齐美尔瓦尔德联盟内宣传自己的观点和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独立的工作。齐美尔瓦尔德左派选举了由列宁、季诺维也夫和拉狄克组成的领导机关——执行局。在1916年4月国际社会党第二次代表会议(昆塔尔会议)上,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力量有所发展,它在40多名代表中占了12名,它的一系列提案得到半数代表的赞成。1917年初,随着齐美尔瓦尔德右派公开背叛,列宁向左派提出了同齐美尔瓦尔德联盟决裂的问题。参加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在建立本国共产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关于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参看列宁的《第一步》和《1915年9月5~8日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上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者》(见《列宁全集》第27卷,第42~52页)等文。的马克思主义杂志《先驱》《先驱》杂志(《Vorbote》)是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理论机关刊物,用德文在伯尔尼出版,共出了两期:1916年1月第1期和同年4月第2期。该杂志的正式出版人是罕·罗兰-霍尔斯特和安·潘涅库克。列宁参与了杂志的创办和把第1期译成法文的组织工作。杂志曾就民族自决权和“废除武装”口号问题展开讨论。杂志刊载过列宁的《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的破产》和《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两文。第2期(1916年4月《Vorbote》第2期)上刊载了分别由我们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社会民主党人报》(《Социаπ-Демократ》)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秘密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08年2月在俄国创刊,第2~32号(1909年2月~1913年12月)在巴黎出版,第33~58号(1914年11月~1917年1月)在日内瓦出版,总共出了58号,其中5号有附刊。根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的决定,该报编辑部由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和波兰社会民主党人的代表组成。列宁是该报实际上的领导者。1911年6月孟什维克尔·马尔托夫和费·伊·唐恩退出编辑部,同年12月起《社会民主党人报》由列宁主编。该报先后刊登过列宁的80多篇文章和短评。在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新的革命高涨年代(1907~1914年),该报同取消派、召回派和托洛茨基分子进行了斗争,宣传了布尔什维克的路线,加强了党的统一和党与群众的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报同国际机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进行了斗争,团结了各国坚持国际主义立场的社会民主党人,宣传了列宁在战争、和平和革命等问题上提出的口号,联合并加强了党的力量。该报在俄国国内和国外传播很广,影响很大。列宁高度评价《社会民主党人报》在世界帝国主义大战期间的功绩,他写道:“任何一个觉悟的工人,如果想了解国际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发展及其在1917年10月25日的第一次胜利”,该报所发表的文章“是不可不看的”(见《列宁全集》第34卷,第116页)。编辑部和波兰社会民主党反对派机关报《工人报》《工人报》(《Gazeta Robotnicza》)是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华沙委员会的秘密机关报,1906年5~10月先后在克拉科夫和苏黎世出版,由亨·多姆斯基(卡缅斯基)主编,出了14号以后停刊。1912年波兰社会民主党分裂后,出现了两个华沙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所办的机关报都叫《工人报》,一家是由在华沙的总执行委员会的拥护者办的,出了4号,另一家是由在克拉科夫的反对派华沙委员会办的,出了11号(最后两号是作为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边疆区执行委员会机关报在苏黎世出版的)。波兰王国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两派合并后,《工人报》在1918年8月还出了1号。编辑部署名的赞成和反对民族自决的两个提纲由《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署名的提纲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是列宁写的(见《列宁全集》第2版第27卷,第254~268页)。由《工人报》编辑部署名的提纲题为《关于帝国主义和民族压迫》,是卡·拉狄克写的。这两个提纲都发表于《先驱》杂志第2期并转载于《〈社会民主党人报〉文集》第1辑。。读者在前面可以找到转载的前一提纲和翻译的后一提纲。在国际范围内,如此广泛地提出这个问题,几乎还是第一次。20年以前(1895~1896年),即1896年伦敦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以前,代表三种不同观点的罗莎·卢森堡、卡·考茨基和波兰“独立派”(波兰独立的拥护者,波兰社会党),在德国马克思主义杂志《新时代》上进行的讨论《新时代》杂志上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是在第二国际伦敦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进行的。争论是由罗·卢森堡的文章《德国和奥地利的波兰社会主义运动的新潮流》(载于《新时代》杂志1895~1896年卷第32期和第33期)引起的。卢森堡在该文中批评了波兰社会党领袖们的民族主义立场。她同时指出分别处在奥地利、德国和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的各个部分与这些国家在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认为波兰的社会党人不应当要求波兰独立。她并因此对民族自决权的要求一般持否定态度。埃·黑克尔代表波兰社会党右翼在《新时代》杂志第37期发表题为《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文章,反驳卢森堡的观点。黑克尔维护波兰社会党领袖们的立场,坚持要国际在自己的纲领中承认波兰独立的要求。卢森堡在《新时代》杂志第41期又发表了《波兰的社会爱国主义》一文,作为对黑克尔文章的答复。卡·考茨基在《新时代》杂志第42期和第43期上发表了题为《波兰完了吗?》的长文,提出了第三种观点。他同意卢森堡的看法,认为只有民主派在俄国取得胜利,波兰才会获得民族解放,但同时坚决反对卢森堡关于波兰社会民主党人不应该提出波兰独立的要求这一论点。他指出,从社会党人的观点看来,在有民族压迫的情况下忽视民族解放的任务是绝对错误的。考茨基认为波兰必须恢复,因为这“第一是正义的,第二会给俄国反动派以打击”。这次讨论后不久举行的国际社会党伦敦代表大会通过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的决议》。决议说:“代表大会宣布,它主张一切民族有完全的自决权,它同情现在受到军事的、民族的或其他的专制制度压迫的一切国家的工人;大会号召所有这些国家的工人加入全世界有觉悟的工人队伍,以便和他们一起为打倒国际资本主义、实现国际社会民主党的目标而斗争。”列宁认为这一决议“完全直截了当地、不容许丝毫曲解地承认一切民族都有完全的自决权;另一方面,又同样毫不含糊地号召工人在国际范围内统一他们的阶级斗争”(见《列宁全集》第25卷,第261页)。中,仅仅提出了波兰问题。据我们所知,到现在为止,只有荷兰人和波兰人比较系统地讨论过自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先驱》杂志能够推动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来讨论这个目前如此迫切的问题。公开拥护“自己的”政府的普列汉诺夫之流、大卫之流或者暗中维护机会主义的考茨基分子(包括阿克雪里罗得、马尔托夫、齐赫泽等人)所代表的正式的社会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说了这么多谎话,所以在今后很长时期内,必然是一方面他们拼命装聋作哑和回避问题,另一方面工人则要求对“该死的问题”给以“直接的回答”。关于国外社会党人之间各种观点的斗争进程,我们将尽力及时地报道给读者。

关键词:

列宁俄国民族自决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1.社会主义和民族自决
·2.在帝国主义时代民主是否“可以实现”?
·3.什么是兼并?
·4.赞成兼并还是反对兼并?
·5.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反对兼并?
·6.在这个问题上是不是可以把殖民地同“欧洲”对立起来?
·7.马克思主义还是蒲鲁东主义?
·8.荷兰和波兰社会民主党人国际主义者立场中的特殊与一般
·9.恩格斯给考茨基的信
·10.1916年的爱尔兰起义
·11.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