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国精准扶贫的互联网经验
作者:
曲强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大小:
1.03 MB
报告字数:
5653字
所属图书: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下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1.81-88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
摘要:
中国扶贫现已进入攻坚冲刺期,未来两年通过各项措施帮助余下的3000万左右绝对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全面小康。这些贫困人口往往零星分布在山区、边远地区,要做到精准高效,难度大成本高。这要求我们必须有更先进的支持模式。互联网作为当下最先进的技术与产业理念,可以让贫困人口由参与市场变为建设市场、设定规则,由追求现金盈利变为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来创造“三农”新价值。只有不断用先进技术和理念去改造传统产业,才能不断发现新模式、新思路,才能更好贡献于全人类扶贫事业。
关键词:
潜在风险
精准扶贫
扶贫投入
互联网经验
作者简介:
曲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
相关报告
人工智能在反恐活动中的应用、影响及风险
强化党建引领 争当精准扶贫先锋——国网浙江电力推进精准扶贫实践报告
精准扶贫与国家减贫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模式
泾阳县:资源整合 企农联合 产业融合——产业精准扶贫脱贫的实践与探索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报告
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与风险防治
广安贫困概况、扶贫战略及脱贫成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8)》研究概述
精准扶贫新探索
文章目录
·
中国扶贫投入的历程与现状
互联网经济扶贫模式引入与发展
(一)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背景
(二)互联网扶贫模式的优势
(三)互联网经济扶贫的模式
(四)互联扶贫助农的潜在风险
·
未来建议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