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作者:
汪青松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1.28 MB
报告字数:
27205字
所属图书: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7年第2辑〔总第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依据、总路线和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依据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继承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回答中国革命领导、对象、动力、道路等问题上阐释一系列新观点,解决了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集成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解决了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原始创新。

关键词: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思想

作者简介:

汪青松:汪青松,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文章目录
  • (一)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前后,依据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思想,从当时的中国实际出发,进一步认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 (三)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基础有着深刻的认识,其重大贡献是将“两半”社会论作为总依据考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
  • (一)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认识上,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才实现思想创新
  • (二)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和动力的认识上,中国共产党人是围绕反帝反封建这一主题展开和深化其思想创新的
  • (三)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认识上,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价才达到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最高创新
  • (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是由“总路线”、“三大纲领”和“三大法宝”构成的具有集成创新特质的理论体系
  • (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实施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创新性决定了所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创新性
  • (二)从中国革命“两步走”看,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实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与“一”辩证统一的最具特色的原创
  • (三)从社会主义革命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逻辑起点和坚实基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决定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内在的领导及主导因素决定了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现实可行性。这是考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理论创新特别要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