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产业扶贫的空间政治

作者:
贺海波
出版日期:
2021年3月
报告页数:
36页
报告大小:
909.36 KB
报告字数:
25798字
所属图书:
迈向现代治理的中国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在云南木村,国家通过产业扶贫对贫困农民进行致富习惯与意识形态的双重规训,但是参与产业扶贫的村庄精英、企业和贫困农民都从个体利益需求出发展开空间反抗,致使农村产业扶贫陷人“鼓动、投资—失败、退场—再鼓动、再投资”的反复折腾的怪圈。其中的原因是产业扶贫实践存在去市场化与市场化、空间表现与表现空间、时空分割与时空压缩的矛盾关系。因此,精准扶贫要进一步拓展扶贫空间,应该融人全国性的市场空间,保留贫困农民在城乡之间的互动空间,着重解决贫困地区的空间剩余问题。
关键词:

市场化产业扶贫空间政治空间互动

作者简介:

贺海波:湖北荆门人,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首届“光谷学者”,副教授,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在《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和《农业农协问题研究》(日文)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要从事国家转型与基层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一)产业扶贫的现状与既有研究
·(二)作为表达社会关系的空间政治
(三)云南木村产业扶贫的空间生产
  • 1.木村空间: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糅合
  • 2.空间控制:权力与规训
  • 3.空间博弈:利益与矛盾
  • 4.产业扶贫的空间秩序
(四)产业扶贫空间政治中的矛盾关系
  • 1.去市场化与市场化的矛盾
  • 2.空间表现与表现空间的差异
  • 3.空间分割与时空压缩的矛盾
(五)空间拓展与贫困农民的前途
  • 1.将产业扶贫融入全国性的市场空间
  • 2.规范主体博弈的表现空间
  • 3.着重解决贫困地区的空间剩余问题
  • 4.保留城乡之间的空间互动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