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理解金融化

作者:
娜塔莎·范·德·茨旺 张雪琴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32页
报告大小:
1.16 MB
报告字数:
39568字
所属图书: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1世纪以来,不同学科的学者广泛使用金融化这一范畴来描述发达政治经济体的一系列结构性变化,考察全球金融领域日益增强的自主性如何改变了实体经济的根本逻辑以及民主社会的内部运作。在对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关于金融化研究加以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评述了下述三种研究思路:第一种研究思路将金融化视为一种新的积累体制的产物;第二种研究思路从股东价值导向所占据的支配性地位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化;第三种研究思路侧重于考察日常生活的金融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金融化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组织化的利益、福利政府的政治以及制度变迁的过程。

关键词:

金融市场金融化制度变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作者简介:

娜塔莎·范·德·茨旺:娜塔莎·范·德·茨旺(Natascha Van der Zwan)于美国纽约新学院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曾在阿姆斯特丹高级劳工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执教于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曾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经济与社会》(Economy and Society)以及《社会—经济评论》(Socio-Economic Review)上发表文章。

张雪琴:张雪琴 1986年生,四川遂宁人。201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并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在站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第八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政治经济学报》《学习与探索》《政治经济学评论》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集刊)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数篇。

文章目录
·引言
·作为积累体制的金融化
·金融化与股东价值
·日常生活的金融化
·金融化与制度变革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