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文学中的18世纪英国

作者:
刘意青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51 MB
报告字数:
10374字
所属图书: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文学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但这在后现代文学追求魔幻、科幻、意识流、超现实等各种尝试的今天,要从文学中看社会就远不如18、19世纪直接和真切。18世纪后半叶兴起和首次繁荣的英国现代小说因此是我们了解当时英国的社会、政治、宗教、道德和意识形态的最佳途径。我国自1949年以来长期忽视18世纪英国,对该世纪的英国文学了解远不如对之前16~17世纪的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或之后19~20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维多利亚小说以及伍尔夫和乔伊斯引领的意识流作品。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国人又紧追后现代的各种新潮流,就更少关注18世纪英国这个与中国当前商品经济大发展十分有相关性的社会阶段和它的诸多思想家和文学成果。因此,这篇文章想通过当时英国的几位小说家和他们的作品所展示的18世纪英国的状况,为我们认识西方,特别是英、美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根基和来龙去脉提供一点参照。
关键词:

政治体制英国现代小说18世纪英国

作者简介:

刘意青:

文章目录
·历史背景简介
文学中的18世纪英国
  • 1.反映宗教分歧和斗争、两党斗争以及批评时政的作品
  • 2.反映海外扩张和资本积累的作品
  • 3.反映佃农经济瓦解、城乡对立的作品
  • 4.反映姑娘婚恋与成长问题的小说
·结语:18世纪英国与当代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