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十百千万”:贵州文化扶贫的非遗功能

作者:
徐静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05 MB
报告字数:
19682字
所属图书:
文化扶贫的贵州样本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介绍了贵州文化扶贫的非遗功能,得出如下结论: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是振兴传统工艺的创新举措,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是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有力抓手,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是提升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地域文化传统手工技艺脱贫致富文化扶贫非遗功能

作者简介:

徐静:研究员。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入选者,全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历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贵州省文化厅厅长。长期从事贵州省经济、社会、党史和文化研究,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个,四次荣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文章目录
传统手工技艺:藏于贫困地区的内生能力
  • 1.出台非遗传承政策方案
  • 2.强化非遗传承经费保障
  • 3.探索多样化的非遗传承利用途径
“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全面提升脱贫能力的实践探索
  • (一)“十百千万”的实践路径
  • (二)“十百千万”助推脱贫的成效
施洞镇:“十百千万”培训发力脱贫攻坚
  • (一)历史传承奠定文化内涵基础
  • (二)创新培训提升传统工艺品质
  • (三)政府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四)市场需求提供产业发展空间
  • (五)组织化运作增强市场竞争活力
结论与启示
  • (一)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是振兴传统工艺的创新举措
  • (二)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是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有力抓手
  • (三)传统手工技艺培训是提升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