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与创新发展报告(2019)——以原新安县佛寺(庵)、道观及民间信仰场所为例
作者:
谢健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7 MB
报告字数:
11306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0.103-117
周志民
周建新
李凤亮
徐天基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历史文献来看,原新安县的佛堂、寺、庵多分布于城中山麓以及城外,远离尘嚣;道观、庙宇多分布于繁华热闹的城中街道以及海岸线上。在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可以此为基础,发展禅修小镇以及都市民俗表演等文化产业形态。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空间
大湾区
再生
作者简介:
谢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
相关报告
唤醒历史文化遗产,创新课程教育体系——北京市前门小学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
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历史文化语境与希伯来智慧文学
1995年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
关于建设南海神庙文商旅功能区的研究报告
关于将广州沙面打造为“城市会客厅”的建议
论传统空间理论的困境及当代“空间转向”
寻求政治解放的新可能性——论大卫·哈维空间正义理论
浅析大卫·哈维的资本主义积累理论
大卫·哈维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考
文章目录
元明清新安县佛寺(庵)、道观及民间信仰场所空间分布
(一)元明清新安县的佛寺、佛庵空间分布
(二)明清新安县的道教及地方信仰主要祭祀场所空间分布
大湾区视域下都市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思考
(一)日常修行与都市精神生活形塑
(二)民俗仪式表演与都市景观营造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