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抽象”及其三种形式

作者:
赖慧婷 元晋秋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1146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 总第28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表现出一种关于抽象的方法论上的自觉,而且开始在三种形式上运用抽象。形式之一是作为分析工具的抽象,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在讨论“生产一般”这个“抽象”时所肯定的内容,即以抽取事物的共性为内容的“共性抽象”;二是马克思在这里所提示补充的内容,即以抽取事物的特殊性为内容的“本质抽象”;三是从“共性抽象”到“本质抽象”的过程。形式之二是同具体相对应的抽象,它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性质或本质规定,表现为客观事物在思维进程中从“表象中的具体”到完整地再现的中间环节。形式之三是直接描述现实的抽象即“现实抽象”,它是对具有抽象性特征的现实的直接反映或描述。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范畴,有必要鉴别这三种形式的抽象。

关键词: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共性抽象本质抽象现实抽象

作者简介:

赖慧婷:赖慧婷,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元晋秋:元晋秋,哲学博士,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论》及其手稿、经济哲学。

文章目录
·作为分析工具的抽象:从“共性抽象”到“本质抽象”
·同“具体”相对应的抽象:思维进程中的一个环节
·直接描述现实的抽象:“现实抽象”与抽象的现实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