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作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2年2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大小:
1.09 MB
报告字数:
10179字
所属图书:
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作为农业生产托管起步最早的省份,陕西通过政策体系构建、服务主体培育和托管项目实施,大力推进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形成百花齐放的服务格局和四大典型模式,在保障粮食安全、发展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和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藏粮于服”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调研组基于省内外实地走访所得,分析当前托管服务在质量规模、主体培育、配套支持和项目实施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参考兄弟省份的先进做法,因地制宜提出陕西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建议,在财政奖补、示范建设、主体推进、服务领域和服务环节等方面加快推进落实,实现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现代农业陕西省小农户生产托管

作者简介: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课题组:课题组组长:张旭锋,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主要成员:庹书炜,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二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张凤,陕西省农牧良种场科员,研究方向为作物良种繁育技术推广;黄浩,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科长,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康宁,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战略与发展部政府事务经理,研究方向为MAP现代农业模式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文章目录
陕西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主要做法
  • (一)多层次搭建政策支持体系
  • (二)多元化培育托管服务主体
  • (三)多举措推进托管项目实施
陕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主要模式
  • (一)以农业企业为引领,构建“3+1+1”服务站整镇推进模式
  • (二)以合作社为主体,形成“1+N”个“托管员”专业化服务模式
  • (三)村集体为主导,推进“1+1+N”整村托管模式
  • (四)托管协会为依托,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果园托管模式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积极作用
  • (一)有利于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保障粮食安全
  • (二)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规模经营
  • (三)有利于实现节本增效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 (四)有利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展现代农业
  • (五)有利于通过“藏粮于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种粮效益
其他省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经验
  • (一)山西经验
  • (二)河北经验
  • (三)山东经验
  • (四)黑龙江经验
  • (五)安徽经验
陕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不足之处
  • (一)托管规模偏小,服务质量不高
  • (二)主体实力不强,行业管理滞后
  • (三)土地集中困难,配套支持不够
  • (四)基层重视不够,项目推进缓慢
加快推进陕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五点建议
  • (一)以奖代补,“组合拳”推进
  • (二)以“点”示范,整县乡推进
  • (三)以“社”为主,多主体推进
  • (四)以粮为“纲”,果畜菜推进
  • (五)以产为首,产业链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