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初步生成——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转变”到《共产党宣言》发表

作者:
张爱武
出版日期:
2023年11月
报告页数:
44页
报告大小:
1.12 MB
报告字数:
4188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都是唯心主义者和革命民主主义者,他们在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积极的实践活动后,都完成了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两个转变”,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两个转变”基本完成后,他们既从不同的途径对新世界观进行理论探索,又由于共同的思想基础开始了共同的工作,并留下了流芳后世的传奇式友谊佳话,“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于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因此,作为其党纲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初步生成。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两个转变”

作者简介:

张爱武:江苏海安人,法学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文章目录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初步生成的过程与标志
  • (一)从“两个转变”到《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从“两个转变”到《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传播
  •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初步生成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 (一)阶级的归属性是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生成的前提条件
  • (二)宗旨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生成的动力源泉
  • (三)理论的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生成的根本缘由
  • (四)实践的坚定性是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生成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初步生成的特点和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初步生成的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初步生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