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农民视角的生态宜居

作者:
叶敬忠 刘娟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7 MB
报告字数:
21146字
所属图书: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呈现了地方政府的实践逻辑、流动背景下村庄的形态,以及农民关于生态宜居的主体性表达和实践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和思考:一是村庄和农民逐渐分化及其需求日益多样化给生态宜居带来挑战,二是政府主导的生态宜居实践与农民需求和构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三是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是实现生态宜居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生态宜居农民视角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叶敬忠: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刘娟:刘娟 1984年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发展研究方向博士,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环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社会研究与政治生态学、国际发展与农政变迁、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等。

文章目录
生态宜居的基层实践逻辑与村庄底色
  • (一)绿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策导向与基层实践逻辑
  • (二)流动背景下的村庄形态与农村生计
·农民对生态宜居的理解与愿景
农民在生态宜居方面的参与和实践
  • (一)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户的覆盖情况
  • (二)农户在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方面的行为变化
农民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和评价
  • (一)农民对村庄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 (二)农民对村庄环境问题的感知
  • (三)农民认为生态宜居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民对生态宜居的参与意愿和需求
  • (一)参与村庄环境改善活动的意愿
  • (二)生态宜居的依靠主体
结论与思考
  • (一)村庄和农民逐渐分化及其需求日益多样化给生态宜居带来挑战
  • (二)政府主导的生态宜居实践与农民需求和构想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
  • (三)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是实现生态宜居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