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作者:
成中英
出版日期:
2022年8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98 MB
报告字数:
961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探索与创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1世纪显然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同时加速发展与强烈激荡的世纪。它代表了现代科技理性的逞强用势与权利的恣情驰骋,这是一种历史趋势,但也是一套构筑。始作俑者是科技与权利,但人文的觉醒与人性的自我保存却因之逐渐兴起,形成一种成长理性与自由的平衡,这就是本土化的时代感受与使命。但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者的深度关联与其理想的互发性的机制却不可不细加考察。全球化代表经济理性与科技理性的实践,同时也具有政治权利普遍化的作用;本土化代表历史理性与文化理性的自保,同时也具有价值信念差别化的坚持。两者不可偏废,必须同时并举、相互渗透、彼此推动,才能达到真正的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成长。这也就意味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建立与发展的需要。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在整体中追求个别,在个别间追求整体;在同化中追求差别,在差别中追求共性;在多元中追求一体,在一体中追求多元;在平衡中追求卓越,在卓越中追求扩大;在合作协力中追求自我优化,在竞争冲突中力求沟通共赢;在历史经验中追求理性结构,在理性规律中实现个体价值;在主体中追求客体,在客体中实现主体。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成中英: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季刊》创办人及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国际易经学会、中国哲学高级研究中心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和主席。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知识与价值:对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世纪之交的抉择——论中西哲学的会通与融合》、《文化、伦理与管理》、《合外内之道》等。

文章目录
·时代的挑战与新思维方式的建立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相生、一体二元、体用互需的思维结构
·当代科学知识体系的诠释、整合与创新
·当代文化中的虚无主义的表现及其克服方式
·当代伦理道德的诠释、整合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