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在评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以下简称《草稿》)在生产价格理论形成中的地位时,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在《草稿》中,马克思“已经非常接近生产价格理论,但还没有认清它的全部意义”。〔苏〕维·索·维戈茨基:《卡尔·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第74页。有些学者则认为,在《草稿》中,“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已初步形成”,马克思为“制定平均利润理论创立了全部前提”。马健行、郭继严:《〈资本论〉创作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第168、169页。但是,这些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认为,在《草稿》中,马克思从考察个别利润率过渡到考察剩余价值总额及利润总额,是建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或“一个重要步骤”。〔苏〕格·阿·巴加图利亚和〔苏〕维·索·维戈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第89页;《〈资本论〉创作史》,第167页。而且他们的这一结论,都是在引述了马克思在《草稿》“资本章”第三篇中的一段论述后才得出的。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是:“总剩余价值,以及总利润这一不过是以另一种方法来计算的剩余价值本身,通过这种活动决不会增加,也决不会减少;由此发生变化的并不是剩余价值本身,而只是剩余价值在各个不同资本之间的分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81页。以下引用此书,只在文中标明卷之上下和页码,不再另注。但是,我们通过对《草稿》在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形成中的地位的考察,得出的却是相反的结论。我们认为,在《草稿》中,马克思研究利润形式的逻辑过程,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形成的一个步骤,是从对总利润、一般利润率的考察过渡到对个别利润、个别利润率的考察;同时,我们以上所摘引的马克思的那段论述说明的也是从对总利润、一般利润率的考察过渡到对个别利润、个别利润率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