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

作者:
周叔莲
出版日期:
2022年8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2.19 MB
报告字数:
1996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探索与创新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即改革思路决定的。2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它反映了改革战略指导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概括起来,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前,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实行两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相应地,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等三个阶段。下面依次对这三个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周叔莲: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文章目录
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反思
  •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1984年)
  • 第二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3年)
  •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阶段(1994年以来)
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 (一)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二)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所有制结构
  •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四)进行配套改革,尤其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
  • (五)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
努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 (一)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思路
  • (二)规划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可行路径
  • (三)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
  • (四)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积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