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全球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新标识

作者:
翟崑
出版日期:
2023年3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1.33 MB
报告字数:
16450字
所属图书:
反思全球化:理论、历史与趋势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人类思想史上,存在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个新概念形成之时,往往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从而使人们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出现新的跃进,并将与之相关的知识质量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之于经济全球化,无疑就属于这样一个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其政策实践已经成形,但还需要建构相应的理论框架:“一带一路”建设标志着中国参与和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经从“借船出海”发展到“造船引航”阶段;“一带一路”的政策体系已经成形,服务于中国引领的经济全球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理论构建,可以全球互联互通为核心,重构各国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共识和阶段性目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全球化参与

作者简介:

翟崑: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东南亚、“一带一路”研究。

文章目录
“一带一路”演进: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
  • (一)“一带一路”标志着中国经济全球化政策进入新阶段
  • (二)“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政策的合法性来源
  • (三)“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发展
  • (四)“一带一路”是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
  • (五)“一带一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新标识:全球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政策:引领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 (一)“一带一路”内外融通的政策体系
  • (二)“一带一路”内外融通的圈层结构
  • (三)“一带一路”内外融通的使命表达
  • (四)“一带一路”内外融通的对接方式
  • (五)“一带一路”内外融通的价值原则
  • (六)“一带一路”内外融通的安全保障
“一带一路”理论:经济全球化中的全球互联互通
  • (一)全球互联互通概念的中国性
  • (二)全球互联互通概念的全球普适性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