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贫困的界定、结构及其测量
作者:
李雪萍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35773字
所属图书:
减贫与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1.25-61
向德平
黄承伟
摘要:
本章阐释了贫困内涵与外延的演变,总结了贫困的不同类型,并梳理了贫困测量的基本方法。总体而言,随着学术界对贫困认知的深化,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均得以丰富,多维贫困的复杂性得到呈现。在这种背景下,拓展贫困类型的划分并丰富贫困甄别的基本方法与测量工具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贫困测量
贫困类型
贫困内涵
贫困规模
贫困结构
作者简介:
李雪萍:
相关报告
农村贫困与反贫困
中国城乡贫困现状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的测算
多维相对贫困标准
生活质量缺陷测算:一个相对贫困分析框架
国际贫困的现状、测量及瞄准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贫困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贫困的内涵
贫困的外延
第二节 贫困类型与特征的识别
依据反映生存状态的生活质量指标进行的分类
根据贫困的成因分类
从扶贫战略研究角度进行分类
根据贫困的内涵层次划分
第三节 贫困测量与结构分析
贫困测量
贫困结构分析
第四节 贫困规模与分布
农村贫困规模与分布的确定
城镇贫困规模与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