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治理的特点、政府角色变化及实践困境——基于文献的梳理

作者:
雷雨若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9106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6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普遍采用新的福利治理理念进行福利改革,目的在于通过调整多元福利供给主体间的关系、平衡各主体的福利责任与义务,化解福利危机,满足社会成员需求,实现福利国家可持续发展。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的福利治理特点、政府角色变化及西方福利治理实践困境的文献梳理,发现福利治理是西方福利国家消除福利危机的一种手段,分权化、主体多元化、网络化合作共担福利责任是福利治理的特点。政府从原先的行政官僚角色转化为治理角色,并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行政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但21世纪初接连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证明福利治理并不能帮助福利国家摆脱福利危机,原因在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福利责任与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未来福利发展要克服过去弊端,让政府与社会真正充分协调发展起来,就需要合理定位政府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角色,该政府承担的责任,政府不能逃避,能让社会力量承载的,放手给社会,让福利治理变成真正的公共治理。

关键词:

政府角色福利危机实践困境福利治理

作者简介:

雷雨若: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专职研究员,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文章目录
·引言
·20世纪90年代福利治理发展的背景及原因
福利治理的新特点
  • (一)福利治理的特点
  • (二)福利治理与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福利多元主义的区别
关于福利治理中政府角色及福利治理模式
  • (一)福利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变化
  • (二)福利治理的模式
·西方福利治理实践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