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抗日战争纪念

作者:
陈金龙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大小:
942.39 KB
报告字数:
3170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全国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中共即开始抗日战争纪念。1938年至今,主要纪念节点的选择经历了从七七纪念、八一五纪念到九三纪念的演变,纪念方式包括生成纪念文本、召开纪念大会、建构纪念空间等。中共抗日战争纪念对于实施政治动员、协调党派关系、塑造国际形象、保存历史记忆发挥了独特作用,彰显了中共纪念活动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党史

作者简介:

陈金龙: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出版专著5部,合著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60余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6项成果获教育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等称号,受聘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抗日战争纪念的历史演进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七七纪念
  • 解放战争时期七七纪念与八一五纪念并存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七七纪念、八一五纪念与九三纪念并举
  •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九三纪念
  • 改革开放以来的九三纪念
第二节 抗日战争纪念中的政治动员
  • 抗战的政治动员
  • 建国的政治动员
  • 民族复兴的政治动员
第三节 抗日战争纪念中的党派关系协调
  • 协调国共两党关系
  • 协调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中共形象的建构
第四节 抗日战争纪念中的国际形象塑造
  • 协调中苏关系
  • 彰显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表达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立场
  • 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第五节 抗日战争纪念与历史记忆的建构
  • 历史事实的呈现
  • 历史经验的总结
  • 抗战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