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新中国国庆纪念

作者:
陈金龙
出版日期:
2017年9月
报告页数:
29页
报告大小:
917.59 KB
报告字数:
2592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国庆纪念方式一旦成为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国家、民族的诸多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国庆纪念,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庆典活动。新中国国庆纪念在塑造国家形象、实施政治动员、诠释中国经验、协调国际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国庆党史

作者简介:

陈金龙: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出版专著5部,合著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60余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6项成果获教育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等称号,受聘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新中国国庆纪念的由来与演进
第二节 国庆纪念与国家形象塑造
  • 政治形象的塑造
  • 经济形象的塑造
  • 军事形象的塑造
  • 文化形象的塑造
  • 社会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国庆纪念与政治动员的实施
  • 新中国发展程度的估价
  • 新中国发展目标的定位
  • 新中国发展路径的选择
第四节 国庆纪念与中国经验的诠释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五节 国庆纪念与国际关系的协调
  • 通过国庆纪念申明外交方针以协调国际关系
  • 通过邀请外宾参加国庆纪念以协调国际关系
  • 通过国庆纪念表达谢意以协调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