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无比辉煌的一笔,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如果说这辉煌的一笔,历史节点上最辉煌的呈现,在于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转型、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转战、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那么现实中这一辉煌的永恒,则在于遵义会议所形成的革命传统、留下的宝贵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永远的精神营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6日下午视察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总书记的讲话无疑深刻揭示了,在今天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遵义会议及其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坚定步履的宝贵精神财富。
杨达:1984年7月生,经济学博士,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经济系讲师,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长期从事货币理论与政策、宏观金融领域研究,发表《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研究——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等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项目开放、汇率波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交互影响及政策选择研究”等多个科研课题。
徐静: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