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成员由自然人转变为公民的显著标志,首先是社会成员对其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公民义务等具有理性的认知,成熟的公民意识不会由社会存在自发产生,而只能借助于公民教育、公民的社会化过程来传承知识、启迪心智、化育品格,实现外在于人的社会存在向内在于人的意识精神转化,从制度化的形式公民资格向具有现代精神、文化意蕴的实质公民转换。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改革变迁,赋予了公民意识培育以新的背景和契机,为公民意识培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公民意识培育要紧贴时代旋律、把握时代脉搏,促进公民意识培育的主渠道——公民教育从零散混杂的教育向系统长期的教育、从地位含糊的教育向正规明确的教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