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学术共同体视阈下的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

作者:
李小军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16 MB
报告字数:
10829字
所属图书:
廉政建设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频发有着深刻的学理根源。在效率取向的学术制度安排和公权力渗透学术研究背景下,部分学术共同体蜕变为“学术特权利益共同体”,以知识/权力共生的双面形态左右学术研究的运行轨迹,垄断学术资源和破坏学术民主;大学独特的“单位制度型学术”,形成“保护—束缚”二重机制,极易滋生体制内学术腐败;权力场域和利益博弈的强势存在,是学术腐败的深层制度诱因。为此,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边界,协调权力和利益、构建高效清廉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克服学术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强化学术腐败的伦理矫治,是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治理路径学术腐败学术共同体学术资源

作者简介:

李小军:广州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从事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高校学术腐败根源的学理解读
  • (一)学术特权利益共同体
  • (二)单位制度型学术
  • (三)权力场域与利益博弈下的学术伦理异化
高校学术腐败治理路径
  • (一)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边界
  • (二)协调权力和利益,构建高效清廉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
  • (三)克服学术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强化学术腐败的伦理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