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中国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特点与展望
作者:
傅志华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7页
报告大小:
1.02 MB
报告字数:
5354字
所属图书:
国际减贫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下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1.281-287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
摘要:
中国显著的扶贫成果与资金的大量筹集和有效使用密不可分。扶贫资金在扶贫过程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输血造血功能。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扶贫财政投入与日俱增,同时筹资渠道不断扩充,逐步发展成为以政府资金为主导,撬动多元化资金共同参与的局面。当然,在扶贫筹资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扶贫资金政策规定的可操作性及灵活程度、监管力度的把握、资金投向和运作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等,都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要实现更大的突破,需要对政府在扶贫筹资中的作用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和审视,并进一步明确政策对于扶贫筹资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资金筹集
资金使用
中国扶贫
政府资金
多元化资金
作者简介:
傅志华:
研究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经济安全、区域财政经济等。
相关报告
云南省扶贫开发的实践案例
美国社区文化治理的资助体系
宁夏生态移民养老保障创新研究
台湾地区艺术资助机制对深圳艺术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刘永富(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金立群(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朱鹤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卡马特(新开发银行行长)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邹加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
“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 主旨演讲辑录——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文章目录
中国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的主要特点
(一)基于开发式扶贫融资,体现市场化导向
(二)多渠道融资,体现财政的杠杆性
(三)基于瞄准使用资金,突出精准性
(四)着眼于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果,体现创新性
中国扶贫资金筹集和使用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未来展望
有效筹集和使用好扶贫资金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各类资金的互补优势
(二)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
(三)加大下放扶贫资金使用权限
(四)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度
(五)建立“扶贫项目身份证”制度,强化财政性资金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