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社会比较理论视角下的城乡收入与改革损益感的实证研究

作者:
王元腾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大小:
1.68 MB
报告字数:
26162字
所属图书:
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基于影响居民主观感受的“结构决定论”“局部比较论”“集体机制论”三种解释机制,并结合社会比较理论,利用2012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与改革开放成果分配的自我感知(改革损益感)的关系。研究表明:城乡分割背景下,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均对改革损益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间改革损益感差异较大,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更不认为自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城乡间的交互作用与居民改革损益感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对农村居民改革损益感影响效应显著高于城市居民。本文考察了城乡分割背景下,“结构决定”和“局部比较”两种机制在城乡居民改革损益感差异上的解释力,同时,创造性地探讨了“结构决定—集体机制”和“局部比较—集体机制”间的交互效应对城乡居民改革损益感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城乡收入相对收入绝对收入社会比较改革损益感

作者简介:

王元腾: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结构决定、绝对收入与改革损益感
  • (二)局部比较、相对收入与改革损益感
  • (三)集体机制、城乡分割与改革损益感
数据、变量与方法
  • (一)数据
  • (二)变量
  • (三)方法
·回归结果分析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