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从“在场困境”到“缺场悖论”——反向全景敞视下的“第五种权力”

作者:
刘畅 张卓倩
出版日期:
2015年8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17278字
所属图书:
权力监督论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空间与场所,是权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权力,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存在,而又要控制一定的空间。而“在场”,则是权力监督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往往由各类纪检、监察部门来实施。由于中国监察系统存在先天不足,这种“在场”往往会流于形式,往往会以“不在场”而告终,即所谓的“在场困境”。与其相关的是“缺场悖论”,它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具有“普遍在场”的特性,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由于缺乏沟通的渠道和表达的平台,这种意义上的大众“普遍在场”往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从而使大众在社会监督中往往处于“离场”或“缺场”状态,这又构成了“缺场悖论”。在现实中“无处不在”的大众之所以在权力监督中屡屡“缺场”,主要在于缺乏一个发布、表达的场所。网络空间的出现,真正实现了物理空间和虚拟场所的分离,使得被监督对象的行为无所遁逃,从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由边沁到福柯的“全景敞视”,即“反向全景敞视”,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在场”关系,使“在场困境”与“缺场悖论”迎刃而解。

关键词:

在场困境缺场悖论反向全景敞视空间与权力

作者简介:

刘畅:四川大学新闻专业硕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驻巴基斯坦首席记者。出版著作有《撒哈拉之南——女记者的非洲视界》《津巴布韦本土化政策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

张卓倩:

文章目录
·“在场困境”与“缺场悖论”
·权力转移、“电控空间”及其特性
·“反向全景敞视”
·大众 从“缺场”到“在场”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