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愚公移山、治山治水 保护和建设贵州生态环境

作者:
鲍昆明 陈康海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1.2 MB
报告字数:
14986字
所属图书:
贵州农村扶贫开发报告(2016~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贵州是全国全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边远山区,生态环境先天性脆弱,土地石漠化治理步履维艰,破解工程性缺水成千古难题,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近几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战略思想,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今,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造福贵州各族人民。经认真学习与研究,本文从实际出发,立足生态经济视角,坚持省委、省政府顶层设计和战略决策,就某些基础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言献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动脑筋、出智慧。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山治水

作者简介:

鲍昆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研究评价中心研究员。

陈康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农村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著作:《开发畜牧业资源与南贵昆经济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合作)、《贵州省国民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2009~2010)(副主编)、《改革创新 科学发展:毕节试验区20年的理论与实践》(合作)、《贵州:优特产业的演进》(第二作者)、《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1)》(合作)。发表论文:《略论全面振兴贵州经济》《对振兴和发展贵州机械工业的战略思考》《基于我国零售业态现状的趋势分析》《贵州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贵州省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探析》《坚持创新促进贵州民营经济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贵州新农村建设》《贵州红色旅游的功能与战略对策》《对构建贵州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长效机制的思考》《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主持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开发畜牧业资源与统筹南贵昆经济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副组长);省社科规划课题“贵州全方位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贵州省机械工业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贵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重点及对策研究”等;省长资金项目“加快贵州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省软科学课题“贵州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委托课题“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研究”“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贵阳市“十一五”西部大开发专项规划”“贵阳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贵州省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考试办法(试行)研究”等。获奖成果:研究报告《贵州全方位对外开放问题研究》,获贵州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四等奖;论文《对振兴和发展贵州机械工业的战略思考》,获贵州省第六届社科评奖三等奖;调研报告《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研究》(副组长),获贵州省第七届社科评奖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研究50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有多项研究报告和论文获省部级奖励。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高峡出平湖,掏来乌江水,润泽黔中区
践行兴修水利“三年行动计划”,变穷山恶水为青山绿水
  •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水文生态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 (二)治山治水相结合,着力提升植被森林覆盖率,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持续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
  • (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加快河流航运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升河流综合航运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
践行“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夯实基础
  • (一)建设总体目标
  • (二)建设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