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
姚小飞
出版日期:
2020年6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大小:
806.6 KB
报告字数:
2153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历史发展与当代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和经验,结合中国城乡关系实际,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在领导人民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理论。其中,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领导人民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促进城乡关系良性互动发展,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制度和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进一步深化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中国特色理论发展理论形成

作者简介:

姚小飞:1980年生,湖北钟祥人。2016年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史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百马宣讲团”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城乡发展问题。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厅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

文章目录
理论准备:毛泽东关于城乡关系的思想
  •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
  • (二)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兼顾
  • (三)以重工业为中心,工农并举
  • (四)发展乡村工商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五)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调作用
理论形成: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 (一)邓小平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 (二)江泽民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 (三)胡锦涛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理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系列论述
  •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要坚持从国情出发
  • (二)工业化、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
  • (三)建设美丽乡村要让老百姓得实惠,不要涂脂抹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