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被引用的奥尔巴赫——《摹仿论》的比较文学意义

作者:
郝岚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62 MB
报告字数:
8559字
所属图书:
文化自信与中国外国文学话语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德国犹太裔学者奥尔巴赫的《摹仿论》中译本在20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修订译本,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虽然本书在2003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第一个中译本,但是由于著作本身的难度、涉及文体学问题的深度,特别是中文学界对源于德国的语文学如何在二战后转战美国影响了比较文学的学术史缺乏了解和重视,因此在首个中译本出版十余年来,仅有有限的几篇文章对它进行批评与阐释。从第一个中译本到修订本出版相隔的时间,正好与奥尔巴赫写作《摹仿论》的时间相同。奥尔巴赫由于犹太血统于1935年不得已放弃了马尔堡大学的教职,几个月之后获得举荐,来到伊斯坦布尔大学担任拉丁文学教职,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摹仿论》。1946年,本书首次在瑞士以德语出版的时候,奥尔巴赫已经结束了十余年的伊斯坦布尔的教书生涯,于1945年开始了美国耶鲁大学的教职,直到1957年逝世。1953年《摹仿论》英译本由楚斯科(Willard R.Trask)翻译,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比较文学奥尔巴赫《摹仿论》

作者简介:

郝岚:

文章目录
·被反复引用的“后记”
·萨义德与奥尔巴赫
·从心智史、语文学到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