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非遗数字化生态建构创新与规划实施报告(2019)——以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为例

作者:
周钰愉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68 MB
报告字数:
11454字
所属图书: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过去产生并运用于生产生活的技艺与活动,在丧失了曾经依附的文化生态以后,成为如今的非遗。比起不可发生形变的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赓续极富弹性,因此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并借此实现创新。其中,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运营平台,借助短视频这一日常消遣方式增加了非遗的公众曝光度,并用“内容传播+商品售卖”的方式把非遗和现代生活连接起来,建构起非遗的数字化生态。这一人为构建的文化生态,对当下非遗的传承与传播,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关键词:

非遗抖音数字化生态“非遗合伙人”

作者简介:

周钰愉:女,深圳大学艺术学理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与文化传承。

文章目录
·文化DNA——非遗赓续的秘诀
文化生态——非遗数字化生态的构建
  • (一)相生相伴的文化生态
  • (二)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与非遗数字化生态建构
文化赓续——数字非遗热的冷思考
  • (一)传承和开发名义下的文化破坏
  • (二)数字化传播对“文化细节”的忽略
  • (三)适应数字化生态与数字非遗热后的再适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