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剧场,表演与记忆政治——对上海民间淮剧戏班及剧场的考察

作者:
杨子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1457字
所属图书: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报告以上海民间淮剧戏班及剧场为考察对象,探讨在全球文化流动的背景下,地方性文化处于何种位置,以及在地方性日益被消解的全球都市空间中,地方性主体如何通过“剧场”与“表演”实践构建记忆政治,重建社区共同体及身份认同。
关键词:

剧场苏北观众淮剧戏班

作者简介:

杨子:文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任职单位为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领域为城市文化、文化产业、影视戏剧艺术理论。

文章目录
地方性文化的社会属性
  • (一)被污名化的“苏北人”
  • (二)淮剧进沪
  • (三)戏班重兴
  • (四)戏班式微
观演场域 记忆政治的构建
  • (一)观演关系 情感认同
  • (二)消费共同体 认同机制
  • (三)看戏的人 家园想象
·记忆政治 乡愁,地方性生产与表演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