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人类的道德意识是进步的吗?——一种以中国先秦时期道德意识的演变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
曹元甲 CaoYuanjia
出版日期:
2021年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18 MB
报告字数:
13647字
所属图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9年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类的道德意识是进步的吗?本文通过对中国道德意识的演变逻辑的梳理发现,答案是肯定的。先秦时期的伦理情感呈现一种由特殊到普遍、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由外部强制到从心所欲的演变规律。在西周初期,作为一种巫术情感的“敬”还没有摆脱禁忌的束缚,还主要是一种对“天”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德”的敬畏之情。作为一种伦理情感的“孝”则由于囿于氏族血缘的狭小圈层,不具备成为普遍伦理情感的资格。春秋末期,孔子通过对前面二者的改造发展出了“仁”这种伦理情感。《中庸》将“仁”扩充成了一种涵盖所有宇宙成员的伦理情感——诚,孟子则通过设置情境,借助外部突发事件对人的强烈震撼将人的本真情感逼迫出来,从而一劳永逸地找到了人的道德情感本体——恻隐之心。“敬”→“孝”→“仁”→“诚”→“恻隐之心”,这就是先秦时期巫术、伦理情感的逻辑演变过程。

关键词:

道德原则道德意识伦理情感

作者简介:

曹元甲:曹元甲,山西大同人,湖北大学哲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CaoYuanjia:

文章目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