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法官腐败及其制度防治

作者:
褚宸舸 姜云飞 ChuChenge JiangYunfei
出版日期:
2022年5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21346字
所属图书:
廉政学研究 2022年第2辑(总第10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关于法官腐败的判决为分析对象,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法官腐败案件进行类案分析。法官腐败的犯罪主体虽然具有广泛性,但危害最深的主要是“关键少数”;法官腐败隐藏深,持续时间长,查处难度大;法官腐败的多发领域是民商事案件,突出表现为以案谋私、滥用职权;党政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审判工作的现象和法官腐败相伴生。我国现有防治法官腐败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把手”不够重视法官职业伦理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实效性不强,要求空洞不具体,且多停留在文本层面,制度刚性不足;保障独立审判的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改革不够彻底;举报制度门槛较高且效能不高;法官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供给不足。未来应当加强法官职业伦理宣传和教育以实现“不想腐”,完善独立审判、监督和举报制度以促进“不能腐”,完善法官责任追究制度以强化“不敢腐”,增强制度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关键词:

法官腐败职业伦理“三不”一体推进

作者简介:

褚宸舸:褚宸舸,山西汾阳人,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监察法学。

姜云飞:姜云飞,山东邹平人,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202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监察法学。

ChuChenge:

JiangYunfei:

文章目录
·导论
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的法官腐败案件: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判决为分析对象
  • (一)分析对象的选取和确定
  • (二)从判决书看近年来法官腐败的特点
我国防治法官腐败的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目前法官职业伦理制度的特点
  • (二)法官职业伦理制度实效性不强、制度刚性不足
  • (三)保障独立审判的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改革不够彻底
  • (四)举报制度门槛较高且效能不高
  • (五)法官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供给不足
进一步完善法官腐败防治制度的路径
  • (一)加强法官职业伦理宣传和教育以实现“不想腐”
  • (二)完善独立审判、监督和举报制度以促进“不能腐”
  • (三)完善法官责任追究制度以强化“不敢腐”